晚疫病堪称马铃薯的“头号杀手”。日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南方春马铃薯主产区7个省(市)的测报技术人员对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。
马铃薯是农村常种的作物,现在很多地区马铃薯进入开花期,而这时候天气高温高湿,容易造成马铃薯晚疫病发生,那么如何做好管理工作?
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和毁灭性病害,几乎所有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晚疫病的发生。晚疫病在温度较低,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。当空气相对湿度超过
马铃薯切块后还没播种就腐烂了,该怎么办?首先要找准切块腐烂的原因。
马铃薯大棚或小拱棚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,既可提早上市,弥补市场空缺,又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。
管理好马铃薯不同时期、不同部位对温度的不同需求,做好了这一点,将会对马铃薯的增产、增质有明显的提升。
根据各地区自然地理、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,结合不同区域已有技术特点和种植技术,研究形成四大区域区别化马铃薯主食化高效种植模式。
采用小拱棚栽培马铃薯,一般可于翌年3月下旬前后开始采挖,比露地栽培的马铃薯一般可提早20天左右上市,每亩纯收入800~1200元。
以春播马铃薯为主栽作物的立体种植,通过套种复播,产量和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,为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出了一条较好的路子。
冬季马铃薯肥水管理掌握这3点即可增产
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别在惠州市惠东县,江门市恩平市、开平市,茂名市茂港区,中山市,清远市清新县等市县推广应用。
马铃薯与水稻、油菜、麦类、玉米、黄豆等作物轮作比较好,既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,也利于减少杂草生长。
马铃薯种薯多数是从外地调运回来的,这实际上是一种引种行为。调种购种时要了解马铃薯种薯产地纬度、海拔、气候条件等因素
高垄栽培,能增加活土层根茎部位土壤疏松,利于匍匐茎延伸,又能提高地温,满足早期根茎发育所需温度。
土豆生育期短,需肥量大,通常种植土豆时,选择土豆专用纯硫酸钾复合肥,土豆施用硫酸钾复合肥,比施用氯基复合肥,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程度提高。